旋转粘度计的工作原理
旋转粘度计开机后先要检测零位,这一操作一般在不安装转子的情况下进行,然后在半径R1的外筒里同轴地安装半径R2的内筒,其间充满了粘性流体,同步电机以稳定的速度旋转,接连刻度圆盘,再通过游丝和转轴带动内筒(即转子)旋转, 内筒(即转子)即受到基于流体的粘性力矩的作用,作用越大, 则游丝与之相抗衡而产生的扭矩也越大,于是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的刻度也就越大。将读数乘以特定的系数即得到液体的动力粘度。
1、仪器的性能指标必须满足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度要求。使用中的仪器要进行周期检定,必要时要进行中间自查以确定其计量性能合格,系数误差在允许范围内,否则无法获得准确数据。
2、特别注意被测液体的温度。要特别注意将被测液体的温度恒定在规定的温度点附近,对测量不要超过0.1℃。
3、测量容器的选择。对于双筒旋转粘度计要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,不同的转子匹配相应的外筒,否则测量结果会偏差巨大。对于单一圆筒旋转粘度计,原理上要求外筒半径无限大,实际测量时要求外筒即测量容器的内径不低于某一尺寸。
4、正确选择转子或调整转速,使示值在20~90格之间。如果示值在90格以上,使游丝产生的扭矩过大,容易产生蠕变,损伤游丝,所以一定要正确选择转子和转速。
5、频率修正。修正公式为实际粘度等于指示粘度乘以名义频率除以实际频率。
6、转子浸入液体的深度及气泡的影响。旋转粘度计对转子浸入液体的深度有严格要求,必须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。在转子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往往带有气泡,在转子旋转后一段时间大部分会上浮消失,附在转子下部的气泡有时无法消除,气泡的存在会给测量数据带来较大的偏差,所以倾斜缓慢地浸入转子是一个有效的办法。
7、转子的清洗。测量用的转子要清洁无污物,一般要在测量后及时清洗,特别在测油漆和胶粘剂之后。要注意清洗的方法,可用合适的有机溶剂浸泡,千万不要用金属制品等硬刮,因为转子表面有严重的刮痕时会带来测量结果的偏差。
详情点击:使用旋转粘度计你需要知道的七点事项